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郑衍衡:留学重在"会学"

看不出郑衍衡教授已逾七旬,在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七楼会议室相约采访,笑容可掬的郑教授已办了退休,仍到校做科研。郑教授说,从当年做助教算起,到70岁退休,教龄49年8个月,离清华老校长蒋南翔要求的“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”还差4个月。

  留美既高兴也担心

  郑衍衡1936年出生,20世纪50年代初,他分别在上海市西、南洋模范中学读高中,后考入上海交大电机系。1956年从该系三年级转入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四年级,1957年1月提前留校工作。1985年与夫人熊云高——清华同学兼同事,双双调入上海大学。

  谈起30年前赴美前夕的心情,郑教授说,当然是很高兴。当时计算机科学正是前卫学科,因为10年“文革”,中国计算机科技与世界拉开了差距。对于能到计算机科学技术绝对领先的美国学习,郑衍衡预感到会大开眼界、大有收获,但心里并没有具体指标,因为领导也只是明确“两年以后回来”,没有具体要求。那时郑衍衡在清华园里接触过很多出国留学回来的,他们归国后继续从事教学科研,郑衍衡也打算这样。所以到美国以后,他看到什么对今后教学科研有用就学什么。郑衍衡感叹地说:“这就是当年留美前夕我给自己订下的业务指标。和30年后今天留美前夕学生们确立的指标相比,真有隔世之感。”

  在美遇上好导师

  郑衍衡庆幸当年从上海交大电机系跳到清华的新系计算机系,这是最具挑战的。到美国以后,郑衍衡选择普渡大学作为两年访问学习的场所。普渡大学的计算机领域在美国的排名不算最靠前,但是郑教授遇到了两位好导师:傅京生和黄铠教授。傅教授在模式识别领域已经是学界顶尖人物,仍然日以继夜地在办公室工作。郑衍衡进修期间,傅教授经过激烈竞争,争取到了政府的重大项目。在签订合同仪式结束后,傅教授刚说完“可以为此宽慰、安顿”一语,突发心肌梗塞逝世,郑衍衡为此缅怀不已。

  黄铠教授和郑衍衡在学术方向上更加接近,郑衍衡在美学习期间得到他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指导。当时郑衍衡对美国的大学不太了解,加上想学一些回国后马上能在教学科研中用得上的技术,所以到美国后大量听课,使用计算机,学了一年以后感到摸不清未来的方向了。当时黄铠教授向郑衍衡提出了论文题目,介绍了当时探讨计算机技术非常前沿的论文。郑衍衡记得,当时和黄铠教授有一次很有趣的争论。郑衍衡说,这些技术虽然非常前沿,但是中国的基础条件太差,回去后还用不上。黄铠教授回应,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,论文也可以有很强的应用背景,现在用不上,很可能5年、10年以后用上,就是一个很大的贡献。

  郑衍衡听取了导师的意见,经过刻苦探索,他的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上发表,令美国同行刮目相看。

  “会学”的科学之道

  在美期间有趣的事是很多的。郑衍衡记得,当年出国定做两套西装、一件大衣,大家选用的衣料均是清一色,不是黑色就是藏青色。有一次集体参加一个招待会,活动结束后大家到衣帽间领取大衣时,把大衣你传我我传你成了一道“特别风景”。

  还有就是初次招待会,本以为有吃有喝,谁知只有饮料和少量饼干。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专门举行了招待会,称访问学者是“美中文化交流的第一批使者”。郑衍衡对此记忆犹新。

  到了普渡大学,一开始郑衍衡住在学校宿舍,那里没有厨房,三顿饭都在食堂吃,花费有些贵,每月130美元不够。当时对于留学人员实行实报实销,但一个月饭费用去了200多元人民币(当时1美元换1.7元人民币),自我感觉就很惭愧。相对讲,吃“肯德基”还算价廉物美,可是来回跑一次要40多分钟。郑衍衡想出一个办法,就是一顿饭分开吃,在食堂主要吃蔬菜和少量肉,回到宿舍再吃鸡蛋(用电热杯煮)、面包、水果、果酱管饱。郑衍衡回忆说,虽然生活简单,但关心中国学者的人很多,周末经常有华裔教授请吃饭,他们大都亲自开车迎送。

  留学了,当然要“学会”,更重要在于“会学”。在美期间,郑衍衡开阔科技视野,开拓研究思路,学到许多新东西。他说美国的“产学研”结合得非常好,培养一大批计算机博士、硕士,费用相对少,让他们自由想象,大胆探索,勇敢交锋,研究成果在一二年或许用不上,一二十年后可能会有用武之地。所以,行胜于言,方略于胸,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。临别之际,郑衍衡教授道出:“脑用,身动,心松,腹空”,看似健身之法,其实也是“会学”的科学之道。
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
更多资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IELTSIM。
[AD] 点击此处了解【雅思合集】【学习计划定制】【终生VIP服务】
女孩子不用高学历?家境一般就不用出国读书?看看这个超赞的答案!
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大学对雅思成绩的要求
英国留学生提升论文必备的84个报刊网址,超实用!
海归特烦恼:回国后遭遇水土不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