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剑是阿拉伯人不折不扣的宝物。古时,不仅上层人士均身佩宝剑,下层百姓也千方百计想得到宝剑,以此感到骄傲。今天的阿拉伯人依然在家中珍藏宝剑,并将宝剑作为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,许多孩子被命名为宝剑,寄托着长辈希望后代能变得勇敢和英武的宏愿。此外,沙特、阿曼等国的国旗上,还有长剑的图案,象征信仰、正义、力量以及捍卫信仰的决心。
事实上,对阿拉伯人来说,宝剑不但是“百刃之君”,充当着开疆拓土的利器角色,而且已演化成了他们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阿拉伯历史上最有名的“草莽诗人”尚法拉在诗中写道:“雄心、宝剑和弯弓,三者伴我足矣。”阿拉伯人还用宝剑来总结谚语,如“忍耐是不可颠覆的骑乘,是不可折断的宝剑”,等等。
可以说,宝剑已不单为战斗和防身的工具,而且成了阿拉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。阿拉伯大学者肯迪着有专门论述阿拉伯宝剑的书,他认为,阿拉伯宝剑有25种之多。主要有也门剑、内志(沙特)剑、大马士革剑、库法(伊拉克)剑、埃及剑等。不同地区的剑规格、大小、长短、式样、花纹和装饰等都有区别,在造型和型号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要求,这也使阿拉伯宝剑呈现出多元风格。
阿拉伯人喜爱宝剑,还擅跳“剑舞”,剑舞是阿拉伯人雄风的体现。
剑舞是伴随着古代阿拉伯人的对外征战而兴起的。战斗之余,为了放松精神,负责宣传鼓动的士兵持剑在手,兴奋地跳将起来。有时是纯粹的即兴或滑稽表演,有时扮成敌我双方,以打败和擒获敌人而告终。
今天的剑舞已更多地成了一种仪式和传统文化的展示。我曾在沙特、阿联酋、巴林和卡塔尔等国观看过剑舞表演。它一般在露天举行,人数10人上下。英武的小伙子们分列两排,各持长剑,翩翩起舞。舞者时而挺胸举手拼刺,时而弯腰奋力砍杀,时而静默无语,时而仰天长啸。
有趣的是,剑舞还常与女子“头发舞”一道上演。一次我在阿布扎比观看剑舞,开场不久,就见一群女子用舌头打着欢快的嘟噜声走上台来,她们手牵着手,晃动着柔软的腰肢,一左一右地摆动着飘逸的长发,然后穿插进剑舞的队列当中,与持剑者一起舞之蹈之,尽显阿拉伯民族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气……
从古时阿拉伯人对宝剑爱不释手,到今天他们虽然不再身佩宝剑,但依然心存着浓厚的宝剑情结,宝剑一定程度上记载和演绎了阿拉伯民族的文化心路历程。可以说,作为一个民族别具一格的特殊文化构件,宝剑的光芒和它所映射出的灿烂文化内涵,将永远闪烁在阿拉伯人的精神深处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将会在第一时间处理
更多资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:IELTSIM。
[AD] 点击此处了解【雅思合集】【学习计划定制】【终生VIP服务】